古诗文网
查询
诗文
名句
典籍
推荐
登录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诲学
朝代:宋代
作者:
欧阳修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意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分享
评分:
感谢您的评分
小学文言文
参考翻译
注释及译文
诲学:有说教、学习的意思。 成:成为;变成。 琢:雕刻。 器:大器,有用的东西。 道:道理,也指学问。 之:在这里意为“的”。 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 德:品行,这里借指特性。 害:妨碍;影响。 性:本性。 因物:受外界事物影响。 迁:改变。 舍...
查看详情>>
参考赏析
启示
《诲学》以“玉”同“人”作比,从“玉不琢,不成器”比之于“人不学,不知道”,这一点是易于理解的,而“玉不琢”与“人不学”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般,“玉不琢”为害尚不大,因为玉“有不变之常德”,不琢“犹不害为玉”,但是人不学性质就大不一样,因为“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这就是《诲...
查看详情>>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1]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
查看详情>>
©2012-2020
古诗文网
|
纠错
|
申请收录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