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查询
诗文
名句
典籍
推荐
登录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唐代送别
类型:
不限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楚辞
乐府
民谣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文观止
朝代:
不限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不限
诗
词
曲
文言文
辞赋
送杨少尹序
作者:韩愈 8.3(76人评价)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作者:韩愈 8.4(76人评价)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作者:任华 8.6(78人评价)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送李愿归盘谷序
作者:韩愈 7.4(55人评价)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送区册序
作者:韩愈 7.9(84人评价)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
送薛存义序
作者:柳宗元 8.2(73人评价)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作者:杜牧 7.7(63人评价)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作者:柳宗元 8.5(84人评价)
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无乎内而饰乎外,则是设覆为阱也,祸孰大焉;有乎内而不饰乎外,则是焚梓毁璞也,诟孰甚焉!于是有切磋琢磨、镞砺栝羽之道,圣人以为重。豆卢生,内之有者也,余是以好之,而欲其遂焉。而恒以幼孤羸馁为惧,恤恤焉游诸侯求给乎是,是固所...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作者:张泌 8.6(78人评价)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7.6(95人评价)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最后页
古诗分类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楚辞
乐府
民谣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文观止
文言文分类
小学
初中
高中
古文观止
古文典籍
论语
史记
周易
易传
孟子
左传
大学
中庸
尚书
礼记
周礼
仪礼
庄子
老子
墨子
荀子
列子
管子
吴子
素书
汉书
孝经
将苑
六韬
反经
冰鉴
论衡
晋书
宋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山海经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鬼谷子
韩非子
淮南子
尉缭子
伤寒论
后汉书
商君书
搜神记
战国策
三国志
司马法
逸周书
金刚经
地藏经
弟子规
菜根谭
水经注
南齐书
北齐书
旧唐书
新唐书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了凡四训
梦溪笔谈
世说新语
天工开物
文心雕龙
吕氏春秋
孔子家语
颜氏家训
孙膑兵法
搜神后记
笑林广记
百战奇略
公孙龙子
黄帝四经
贞观政要
文昌孝经
六祖坛经
增广贤文
幼学琼林
容斋随笔
围炉夜话
农桑辑要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续资治通鉴
徐霞客游记
四十二章经
智囊(选录)
睡虎地秦墓竹简
©2012-2020
古诗文网
|
纠错
|
申请收录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