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查询
诗文
名句
典籍
推荐
登录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击势
作者:
诸葛亮
古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救不至,将吏刻剥,赏罚轻懈,营伍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若用贤授能,粮食羡余,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参考翻译
写翻译
译文
古代善于用兵的将领,一定会首先打探敌人的情况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凡是敌人处于下列情况:军队长期征战失去锐气,粮食供应不上;百姓对战争怨声不断;士兵不熟悉军中的各项法令;武器装备不充足;行动作战没有任何计划可言;战时孤立无援;将、官对部下刻薄无度又暴敛资财;赏罚不清,士兵懈怠;阵营混乱,没有秩序;偶尔取得一点成绩...
参考赏析
写赏析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探敌情”的重要,要求将领先探明敌情,再定进退。临战必先探明敌情,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如何探明,如何决策,就不是人人懂得,人人能处理好的了。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给将领提供了这方面的参考。文章详尽说明,对哪些敌军可以进攻,对哪些敌军则要避开。这些经验之谈,对临阵指挥的将领太有用了! ...
©2016
古诗文网
|
纠错
|
申请收录
|
联系我们
|
皖ICP备15003674号-2